检测资质CNAS
检测周期3-5工作日
检测地点成都/武汉/昆山/深圳
实验室规格恒温实验室
报告格式电子档/纸档
优尔鸿信检测高分子材料实验室多年从事高分子材料各项性能及成分检测服务,实验室配备有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热裂解PY-GCMS,差示扫描量热法仪DSC,热重分析仪TGA等用于塑料及**物成分分析设备,可针对高分子材料、塑胶材料及异物进行成分检测,并判定其牌号。
RoHS检测指令是欧盟制定的一项强制性标准,旨在限制在电子电气设备中使用特定的有害物质。是电子电气行业的基础检测项目之一。目前2.0版本管控项目增加至十项,与GB/T 39560系列标准等同。

电子电器中的有害物质主要包括铅、、镉、六价铬等重金属,以及和多二醚等化阻燃剂。这些物质在电子电器的制造过程中被广泛应用,如印刷电路板、电池和电池组部件、涂料、颜料、墨水、染料等,都可能含有这些有害物质
电子电器有害物质检测法规:
电子电器常用的法规有中国的 《电器电子产品有害物质限制使用管理办法》和GB/T 39560系列标准,欧盟的RoHS指令和REACH法规。这些法规是为了控制和减少电器电子产品废弃后对环境造成的污染,促进电器电子行业清洁生产和资源综合利用,鼓励绿色消费,保护环境和人体健康而制定的。
中国版RoHS指令
GB/T 39560系列标准是中国RoHS 2.0新的配套检测标准,用于替代原有的GB/T 26125-2011标准。这一新系列标准共包含9个标准,其检测项目主要涉及电子电气产品中特定有害物质的测定。
GB/T 39560系列标准检测项目包括铅(Pb)、镉(Cd)、(Hg)、六价铬(Cr(VI))、(PBBs)、多二醚(PBDEs)以及邻二酯(Phthalates)。此外,该系列标准还涉及总铬(total Cr)和总(total Br)的测定。
欧盟RoHS指令
欧盟RoHS 2.0具体项目包括以下10项:
铅(Pb);镉(Cd);(Hg);六价铬(Cr6+);(PBBs);多二醚(PBDEs);(DIBP);邻二(2-乙基己基酯)(DEHP);邻二丁苄酯(BBP);邻二二丁酯(DBP)。
RoHS 2.0的拆分原则
用机械手段拆分到不能再拆分的小单元;
样品检测基于均质单元,不接受混检;
颜色不同的材料应拆分为不同的检测单元。
电子电器有害物质检测常规项目:
RoHS四项/六项/十项管控物质
卤素含量检测
四双A(TBBPA)检测
环硅氧烷含量检测
重金属含量检测
镍释放量检测
多环芳香烃(PAHs)检测
领二酯
(HBCCD) 检测
化石蜡/CP检测
富马酸二甲酯(DMF)
全辛烷(PFOS)检测
全辛酸及其盐类检测 等

电路板离子污染物的来源:
助焊剂残留:助焊剂在焊接过程中起到关键作用,但其残留物中的离子污染物可能对电路板造成不良影响。其残留物中可能含有氯离子(Cl⁻)、离子(Br⁻)、离子(F⁻)等无机离子,以及**酸根离子等。
化学清洗剂残留:在电路板清洗过程中,若使用的清洗剂未能完全,其残留物中的离子也可能成为污染源。
电镀化学物质:电镀过程中使用的电镀液含有多种金属离子(如铜离子Cu²⁺、镍离子Ni²⁺、金离子Au³⁺等)以及其他添加剂,这些物质在电镀后可能部分残留在电路板上。
空气湿度及环境污染物:潮湿空气中的离子、工作场所的尘埃、水分、溶剂蒸汽、烟雾、微粒等也可能附着在电路板上,形成离子污染。
水处理剂残留:在电路板清洗、蚀刻等过程中使用的水处理剂,可能含有盐、硅酸盐等无机盐类,以及**高分子化合物等,这些物质也可能成为离子污染源。
环境污染物:空气中悬浮的微粒、尘埃、烟雾等可能含有无机和**离子,这些污染物在电路板生产环境中可能沉积在电路板上。
人体汗液:生产过程中,操作人员的汗液也可能成为离子污染物的来源之一。
包装材料污染:电路板包装材料中的添加剂、油墨等也可能含有离子污染物,这些物质在包装过程中可能迁移到电路板上。
离子污染对电路的影响:
电气性能下降:离子污染物可能导致电路板的电气性能下降,如表面电阻降低,甚至引发短路故障。特别是在潮湿环境下,离子污染物的导电性可能增强,进一步加剧短路风险。
腐蚀风险增加:某些离子污染物,如**酸等,可能对电路板上的金属部件产生腐蚀作用,导致元器件损坏或电路失效。
外观影响:离子污染物可能使电路板表面出现泛白、斑点等现象,影响产品的外观质量。
可靠性降低:长期存在的离子污染物可能加速电路板的老化过程,降低其使用寿命和可靠性。
颗粒污染测试
离子污染度测试
表面绝缘电阻测试(SIR测试)
ROSE测试(溶剂提取物的电阻率)

在汽车零部件制造领域,清洁度是一个至关重要的概念。它直接关联到零件、总成以及整机特定部位的杂质污染程度,是评估产品清洗效果的重要参数。具体来说,清洁度衡量的是零件或产品在经过清洗后,其表面残留的污物量。这一量度通常通过规定的方法,从*的特征部位采集杂质微粒,并依据其质量、大小和数量来界定。
这些所谓的“规定部位”,实际上是指那些对产品可靠性具有决定性影响的区域。杂质来源广泛,可能是在产品设计、制造、运输、使用以及维修过程中残留或混入的,也可能是由系统内部生成的。因此,确保这些部位的清洁度对于提升产品的整体质量和可靠性至关重要。
在德国,汽车标准协会(VDA)制定的汽车零部件清洁度标准被视为。该标准对汽车中*磨损或重要的零部件实施了严格的清洁度管控措施。这一举措旨在减少外界因素或生产过程中对零件乃至整个汽车使用质量的潜在影响。
目前,在清洁度管控领域,VDA 19及ISO 16232是为常用的两种方法。它们为汽车零部件的清洁度检测提供了明确的指导和规范。
当我们谈论污物的量时,其实涵盖了种类、形状、尺寸、数量以及重量等多个衡量指标。具体使用哪些指标,需要根据不同污物对产品质量的影响程度以及清洁度控制精度的要求来决定。
在实际操作中,有多种方法可以用来检测零部件的清洁度。其中,目视检查法、接触角法、荧光发光法、颗粒尺寸数量法以及重量法是为常用的几种。每种方法都有其特的优势和适用范围,可以根据具体需求进行选择。
清洁度作为汽车零部件制造过程中的一项重要指标,其重要性不言而喻。通过严格的管控和检测手段,可以确保汽车零部件的清洁度达到规定标准,从而提升产品的整体质量和可靠性。
http://cdfoxconn.cn.b2b168.com